吴桥百姓最自豪的名片(艺近人和)

发布时间:2024-11-02 06:43:02 来源: sp20241102

  何书胜在“杂技小院”指导杂技学员练功。   刘天奇摄

  杂技演员在吴桥杂技大世界江湖大剧院内表演。   赵晓龙摄

  核心阅读

  在这里,人人爱杂技。“上至九十九,下至刚会走,吴桥耍杂技,人人有一手”,无论是街头巷尾还是自家小院,时常可见有人翻一翻跟头、变两个戏法,演出道具多是家里的锅碗瓢盆、桌椅板凳,尽显人间烟火气。

  

  几十米高的高架上,数名演员静静矗立,一束束灯光落在他们身上,全场观众屏息以待。突然,音乐响起,演员开始在空中“起舞”,熟练地翻转、接力、跳跃……动作扣人心弦。有的演员还不时故意倾斜一下,引得观众惊呼不断、掌声不断。近日,河北吴桥杂技大世界的剧场内,上演了一场震撼的空中飞人表演。

  在吴桥,这样的精彩其实很常见。

  “说起杂技,便会想到咱吴桥!”剧场负责人王立刚说。在这里,人人爱杂技。“上至九十九,下至刚会走,吴桥耍杂技,人人有一手”,无论是街头巷尾还是自家小院,时常可见有人翻一翻跟头、变两个戏法,演出道具多是家里的锅碗瓢盆、桌椅板凳,尽显人间烟火气。

  对许多吴桥人来说,杂技已经从一种谋生手段,变成了一种艺术享受

  杂技,是吴桥百姓最自豪的名片。

  吴桥杂技历史悠久,它起源于先秦时代的角抵戏,汉唐时期一直是宫廷表演的重要节目。明清时期,大运河漕运繁华,杂技艺人沿河“撂地摊”,走向各地。20世纪初,吴桥杂技艺人孙福有等人带着杂技走出国门,孙福有也被誉为“现代马戏之父”。经过上千年发展,吴桥杂技产生了肢体技巧、道具技巧等11个大类上千种单项节目,还衍生出“说口”“锣歌”等口头文艺形式。

  吴桥位于黄河故道下游,过去盐渍满地,土地贫瘠。为了谋生,当地百姓走街串巷演杂技。父传子,师带徒,世世代代,这门技艺的根越扎越深,影响越来越大。

  年近五旬的王立刚就出身杂技世家,父亲是当地知名杂技艺人王保合。幼时,他曾跟随父亲走南闯北,白天在街头表演,晚上挤在大车店或地下室睡大通铺,若是门可罗雀,还得饿肚子。过去杂技艺人奔波讨生活的艰辛,王立刚深有体会。上世纪80年代,王立刚和父亲加入了吴桥县杂技团。

  练杂技苦,没有一股子坚韧执着的劲儿,吃不了这碗饭。

  从会走路起,王立刚便苦练基本功。每天天不亮,他便与姐姐们一同贴着墙根练倒立,每次坚持一个多小时,直到汗水湿透了衣背,双臂颤抖不已。压腿、踢腿,每一个动作都要练习千百次。撸起袖子,他露出一双粗细不一的胳膊——这是长期练功的痕迹。凭着这股劲儿,王立刚练就了一身好鞭技,10米开外打中蜡烛的火苗不在话下。

  干这行,跌打损伤是家常便饭。但是,当掌声与鲜花涌来,王立刚觉得,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。记忆最深的是有一次跟随剧团去非洲演出,院子里挤满了人,孩子们趴在墙头观看表演,观众们跟着音乐模仿他们的动作。“那一刻,我们所有演员感到无比自豪。”

  随着时代的发展,杂技的训练方式变得越来越科学高效。对许多吴桥人来说,杂技也已经从一种谋生手段,变成了一种艺术享受。

  “小时候看到杂技舞台上那些‘闪闪发光’的演员,我就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成‘角儿’!”在吴桥杂技艺术学校的练功房里,正在练习柔术的学生陈娇娇一脸憧憬。

  陈娇娇今年15岁,父母做着小买卖,家里衣食不愁,学习杂技就是因为热爱。为此,她全心投入,白天除了吃饭休息,几乎都在练功。不过,相对于过去的“苦练”,现在更讲究“巧练”。“你看,我都是带着皮筋拉伸,一会儿休息完再去练空竹。”

  吴桥杂技艺术学校成立于1985年,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中等杂技艺术学校。“学校集中培养杂技与魔术舞台表演专业学生,以文化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相结合,让传承效率和表演质量得到了很大提升。”吴桥杂技艺术学校党委书记雷武介绍。目前,学校已为国内数十个省份的杂技团培养输送了3000多名杂技魔术类人才。

  老师们遵从科学的理念和方法,运用弹跳器、筋膜枪、滚轴等专业运动设备,为学生量身定制最适合的训练方案。陈娇娇身体柔韧、平衡性强,老师便引导她着重训练柔术。

  “我们希望,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。”雷武说。

  “杂技小院”声名远扬,在科技和舞美的加持下,杂技放射出更耀眼的光芒

  春日,吴桥县铁城镇张松村一处农家院落。一阵锣声响起,十几名灵动飘逸的年轻演员轮番上阵,蹬缸、水流星、钻火圈……仿佛一幅流动的画卷,在眼前徐徐展开。这里是省级非遗传承人何书胜的“杂技小院”。

  近年来,吴桥县开展修缮杂技名人故居、建设杂技博物馆、非遗体验研学等活动,并对张松、孙龙等17个“杂技专业村”进行修缮保护,打造“杂技小院”,更好地传承杂技文化。

  70岁的何书胜是当地“何家班”的第六代传人,亲手培养了500多名杂技人才。如今,他的孙子孙女都能登台演出了。

  在“杂技小院”里,孩子们苦练顶缸、翻跟头等基本功,同时还要学习一些表演性很强的“障眼法”项目。每一个项目,都凝聚着何书胜的心血与智慧:“我们挖掘的都是那些失传或即将失传的技艺,经过包装改良后对外演出,形成自身特色。”小院里,孩子们挥汗如雨的练功场景,让人感动。曾有剧组专门来到这里取景拍戏,记录下这原汁原味的传承瞬间,也有演出团体来商量合作事宜。

  如今,“杂技小院”已成为十里八乡有名的景点。农闲时节,只要锣鼓声响起,四面八方的乡亲们便会聚集而来。张松村这个200多人的小村落,原本有近半村民在外从事与杂技表演相关的职业。如今,随着“杂技小院”的声名远扬,越来越多的村民选择回村发展,组建自己的表演团队。

  在科技和舞美的加持下,杂技追求的惊、险、奇、美,在更大舞台上放射出更耀眼的光芒。“比如一个简单的倒立,原本就是在板凳上,如今可能是在大转轮或高架之上。大型舞台道具的运用更是让人的‘悬浮’成为可能,为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盛宴。”王立刚说。吴桥县还创新演艺形式,推出了《江湖》《时代》《运河·印象》等一批杂技、魔术情景剧,将杂技艺术的极限之美与现代舞台艺术深度融合。

  表演形式的推陈出新,也催生了吴桥杂技演出道具产业的蓬勃发展。目前,吴桥全县已有9家杂技衍生品开发制作企业,产品畅销国内外。

  走进吴桥丰耀杂技魔术道具有限公司,仓库里,飞镖、自行车、道具壶、魔术箱等道具琳琅满目。车间里,工人们正在拼装大型魔术升降机,近10米高的庞然大物令人叹为观止。公司已经研发制作了1000多种道具品类,每年生产各类道具20多万件套。公司总经理周文明说:“吴桥的杂技文化基础和市场需求,是我深耕这一领域的信心所在。”

  漫步吴桥,杂技无处不在,已形成独具特色的杂技文化旅游产业集群

  在吴桥杂技艺术学校副校长王洋的手机里,珍藏着一条英文信息,翻译后的意思为:“非常感谢您帮助塞拉利昂杂技学校,像一位父亲帮助孩子站起来。这所学校使杂技成为我国发展最快的体育项目之一,我考虑让塞拉利昂的学生参加今年的培训……”

  信息是一名曾在这里学习过的非洲留学生安娜发来的。她将在中国学到的杂技带回故乡,开办了塞拉利昂第一所杂技学校,让更多非洲学生有机会学习中国杂技。

  进入21世纪,吴桥杂技艺术学校承担了文化和旅游部、商务部交办的外籍杂技人才培养任务。“自2002年招收第一批非洲留学生开始,学校已为20多个国家培养杂技留学生600余人。”王洋介绍,留学生回国后有的创办杂技团和杂技学校,有的在世界舞台上表演。“杂技搭建起对外交往的友谊桥梁,让中国杂技文化在异国他乡生根发芽。”

  近年来,吴桥县大力推进“杂技兴县”,将杂技教学、演出、旅游以及道具研发生产融为一体,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杂技文化旅游产业集群。目前,全县各类杂技文化团体、企业已达100多家。

  自2017年起,吴桥县还积极推行“杂技进校园”工程,通过编写教材、选聘教练、整合课程以及组织展演比赛等方式,吸引了全县124所中小学和幼儿园的孩子参与。目前,吴桥县已有近3万名青少年儿童投入到杂技文化传承中,守护这独特的文化瑰宝。

  漫步吴桥,杂技无处不在。

  吴桥杂技大世界景区里,不仅有一场场精彩表演,游客还可以亲身体验众多项目。

  吴桥县实验小学校园里,杂技元素被融入团体操,让孩子们充分体验杂技的魅力。

  春日阳光下,吴桥运河公园流水潺潺、柳叶绦绦。河畔步道上,不时可见年轻人压腿、倒立,成为运河边一道独特的风景。

  …………

  吴桥人发展了杂技,杂技也改变了吴桥。

  

  版式设计:张芳曼

  《 人民日报 》( 2024年04月04日 08 版)

(责编:袁勃、赵欣悦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