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八闽千姿)福鳗“游”四海

发布时间:2024-11-01 19:09:43 来源: sp20241101

   中新社 福州10月17日电 题:福鳗“游”四海

  作者 叶秋云

  福建福清是中国著名侨乡。如今,被称为“福清哥”的福清人足迹遍及世界各地,出产于此、有“福鳗”之称的鳗鱼也畅“游”四海。

  鳗鱼为暖水性名贵食用鱼类,营养价值高,从古至今均被视为滋补、美容之佳品。福清自明朝起就养鳗,《福清县志·清乾隆》中记载“鳗鱼,似鳝而腹大,色有黄鳞”。由于出口1吨活成鳗可创汇6000美元左右,比出口鳗鱼苗外汇收入多一倍,因此福建自20世纪60年代始大力发展人工养鳗,并把淡水活鳗列为出口重点商品加以扶持。福清的鳗鱼产业由此起步。

10月12日,工人在福建省福清市的自动化烤鳗生产线上加紧生产。 谢贵明   摄

  作为中国鳗鱼之乡,福清的鳗鱼产业起步早、规模大、技术强。依托特色鳗鱼产业,福清人走出了一条致富路。

  52岁的福清市上迳镇南湾村养殖户杨效彬从事鳗鱼养殖已有30多年,他的父亲曾是村里第一代养鳗人。受其父影响,他从小跟着学养鳗,将鳗鱼养殖规模越做越大。“从骑一部两轮摩托车,到现在买了2辆车、盖了新房。”养鳗,让他“过上了幸福的生活”。

  1990年,福清发现烤鳗消费市场潜力,开始从日本、德国等国和台湾地区引进烤鳗生产线。随之,一大批养鳗场、烤鳗厂与鳗鱼饲料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,福清逐步形成鳗鱼养殖、加工、出口及其饲料生产的产业链,鳗鱼产业成为福清支柱产业之一。

  鳗鱼一度成为中国长期出口、创汇最多的单项水产品之一。福清市鳗业协会会长俞寒冰透露,出口导向是福清鳗业的主要特点,福清市每年鳗鱼养殖产量约4000吨,2020年以前90%外销,烤鳗出口量占中国80%以上。

  福清何以成为中国鳗鱼产业的集中区域?“侨多,离台近,优势突出。”在福清市副市长林传烜看来,作为中国著名侨乡,福清现有海外华侨华人160多万人,遍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,福清发展鳗鱼产业有着天然的优势。

  港口集装箱运输业蓬勃发展,也是福清鳗鱼产业发展的优势之一。林传烜指出,福清临港开发空间广阔,拥有江阴、元洪两大港区,2022年集装箱吞吐量达210多万标箱。

  近年来,福清市聚焦鳗鱼产业发展,不断延伸养殖、加工、销售等全产业链,加速形成鳗鱼产业集群,鳗鱼产品热销东南亚、欧美等国家和地区。

10月12日,位于福建省福清市的自动化烤鳗生产线车间内,工人正忙碌着烤鳗。 谢贵明   摄

  福建省水产学会常务副会长刘常标表示,经过几十年养殖技术的不断创新,福建省鳗鱼养殖品种已形成日本鳗、欧洲鳗、美洲鳗以及花鳗、双色鳗的多品种养殖格局。目前,福建省有近1000家养鳗场,年产量7万余吨,居中国首位。

  数据显示,福建省鳗业每年出口创汇7亿多美元,占中国鳗业出口总额60%以上,产品销往60多个国家与地区。

  鳗鱼苗的来源和价格、汇率波动、生产成本、市场环境等太多不确定的因素,使得鳗鱼产业仍然“靠天吃饭”。因此,福清鳗鱼加工利用现已开始由烤鳗传统食品向美容、保健与药用功能性产品转变。

  刘常标透露,目前,已开发出药酒、面膜、美肤膏、补钙含片等产品,将形成鳗业新的业态与新的增长点。

  2020年以后,频频“出海”的福清鳗鱼还“游”回中国闯市场。专家认为,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与消费需求的不断提高,中国国内鳗鱼消费数量加速增多,鳗鱼消费市场从以国际市场为主转向以中国市场为主。(完)

【编辑:钱姣姣】